中华木工委官方网站
首页 | 收藏我们 | 网站地图
您的位置:首页 》最新要目

张德祥话楠木及楠木家具

作者:张德祥  最后修改日期:2015/5/5 17:14:50



金丝楠不是树种的名称,按传统说法为细叶(小叶)桢楠,楠木的一种。楠木在业界可分两种,一种叫桢楠,一种叫桠楠,这两个名称还有段历史小故事,古代老木匠鉴别金丝楠家具:“这是真的楠木”,这里指桢楠;而其他树种的楠木,无金丝,被文人赋予优美的词汇为“桠楠”。“桢”通“真”,真的意思,与假相对;“桠”通“亚”,仅次于的意思,由词揣测其意,不言而喻。在桢楠中,成材好的,当被破开时,纤维细胞里会留下以前输送的营养液。这些营养液会迅速的形成结晶状态,在阳光下金光闪闪,这就是我们所见的金丝了。楠木通直而性稳,抗腐而幽香,手触温润而不凉,因此,不论在建筑上还是在家具上,都深受皇家及富贵人士的喜爱。


楠木,材性独特,树干通直,直径大,可以长到1.5米,出材率高。另外,楠木没有结疤,可以做船,亦可成为国家最宏大最重要建筑物的栋梁之才。北京东郊原神木厂就是因存放皇家巨型楠木而得名,解放后这些楠木被做成了钢琴,支援了国家建设。另外,原来北京四九城的城门楼子也是用楠木建造,比如西直门、东直门、复兴门等,解放后拆除下来很多楠木构件,当时金丝楠还未曾受到如此重视,因此,这些楠木都作为木料调拨给建筑雕刻厂,做成了佛像或家具,为国家建设换了外汇。


好的松木也很直很粗,但它有个不如楠木的地方,就是容易有树疖子,纵向易劈裂,而且它的抗径疲劳度(即径向抗剪度)略差。与松木相比,楠木更抗压,楠木搭的构件梁架很少被压弯。有些廊门也使用松木,时间长了木纹风化特厉害,沟壑纵横,这些缺点楠木就没有。因此明清两代的古建筑,比如故宫三大殿、天坛祈年殿、承德避暑山庄的澹泊敬诚殿、太庙、清西陵道光帝的慕陵隆恩殿等,都是楠木为坨、梁、柱等。明清一些重要寺庙也多采用楠木,它不仅仅用于木结构,佛像雕塑也特别适合,比如四川绵阳报恩寺,柱、额、梁、枋、檩等皆用上等金丝楠木,千手观音像身体部分是一根巨大的楠木;白塔寺的三世佛,采用的是金丝楠雕刻;雍和宫木雕三绝之一佛龛,也是金丝楠木的。但在民间却很少用楠木,即便是殷实人家的四合院,也甚少。如果发现了民间凤毛麟角的楠木坨架,那肯定是明代的宅子,到了清代,因楠木的越发稀少,民间四合院多采用松木。


楠木木质细腻,经打磨后,非常具有观赏性,可用性强,在历史中屡屡可见它的身影。比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部分漆器,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七千年前的漆碗,都是楠木胎。由此,也说明了楠木的另外一个优点——耐腐。其实,阴沉木也证实了它的耐腐性能,阴沉木又称之为乌木,它是楠木被埋藏于地下或河湖底之中,历经成千上万年的地质变化和炭化,使木性、质地发生细微变化而形成的,这个形成的过程足以说明楠木抗腐蚀性强。


相比其他大部分木材,楠木还有一个突出的性能,不易变形。这里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故宫三大殿的金漆家具。明代所有的高档家具几乎都是楠木做的,髹漆,其中也不乏无漆的清水货,比如楠木条案、楠木顶箱柜等。仔细观察还会发现,清宫好多隔断都是楠木作胎,再用紫檀贴皮或者包镶。另外一个是古籍碑帖的夹板函套、字帖盒子、书画装帧等,它们也多为楠木制作,这些都因为楠木的性稳,坚固,不会因变形而导致榫卯松动。特别是,常见的楠木作胎外用紫檀贴皮或者包镶,这不是因为紫檀短缺或价格昂贵,而是,如果全用紫檀,爱散,弄不好风一吹,几年就稀里哗啦了,所以用楠木作胎外用紫檀贴皮,既稳定又不失尊贵,两全其美。


古籍碑帖的夹板函套、字帖盒子、书画装帧等多用楠木,楠木的木性稳定是一个方面,其中还有一个原因,那就要引出它的另一个特点了,就是具有药香,可驱虫。比如文渊阁的清代《四库全书》,就因封皮、夹板等选用了楠木而得以保存,成为现存《四库全书》中完成最早,保存较完好的一部。因此,皇家的书柜、多宝阁、档案柜等多为楠木,以起到驱虫的效果。有人说,其他木也具有驱虫的效果,比如樟木。樟木是具有香味但不适合放置所有的物品,用来盛装名贵的丝织品时,物品会损坏,因为樟木对丝绸具有腐化作用,而用楠木盛装则无损,因此官员的顶箱朝服柜多用楠木,金丝楠也更加备受皇家和王公贵胄的喜爱。


由此看见,楠木,尤其是上好的金丝楠木,它在历史上的地位是很高的,皇家用它制作的家具与紫檀、黄花梨家具相比,也毫不逊色,不分仲伯。紫檀、黄花梨有所长亦有所短,黄花梨虽昂贵但材质不大,需要拼接;而紫檀外面有浮色,也远不及金丝楠。浓妆淡抹总相宜,楠木,不论是明代还是清代,都是制作家具的绝好材料。


金丝楠千年不老,历久常新。很多金丝楠家具、建筑、棺椁,虽然随着时间推移而氧化,金丝淡化甚至消失,更甚者,外表呈褐色,但抛光后仍旧如新,金丝熠熠。比如明十三陵大殿的金丝楠柱子,整体外表为褐色,在破损处依然可见金丝。单凭韬光养晦的品性,楠木足以可承担木中君子的美称。


金丝楠家具,温润静雅,区别于硬木的华丽有余;暖黄色接近黄种人的皮肤,沉静内敛;与樟木喧闹的纹理不同,楠木纹理细直,如横格本上的格线,书卷气十足,蕴含深厚的文化渊源。在源远流长的千年传统文化中,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历史的文化符号,不是富贵的象征,而是一种尊贵。夸张一点说,它已经脱离了一种物质的属性,达到了一种精神的象征。木如人,楠木就是凭借这些高尚的木品,深受文人、士大夫、学者等富贵人士的欢迎,在历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



桢楠(金丝楠)佛座


长14厘米,宽9.5厘米,高7厘米。金丝楠木胎,面罩黑漆,侧面髹漆沥粉贴金,线条利落圆润,秀美俏丽。牙板与托泥分别镶嵌精致的錾花铜活儿,两对称,起到很强的装饰作用,同时也起到加固作用。四个侧面均雕饰卷草纹、垂云纹,喻意吉祥。



清初桢楠(金丝楠)髹朱漆三弯腿膳桌


长994厘米,宽62厘米,高28厘米。金丝楠木胎,造型高古朴厚,通体髹朱漆,桌面攒框镶独板芯,面下制束腰,鼓腿膨牙。桌面内侧可见披麻挂灰,以保护楠木胎。牙板挖成壸门状,边缘饰卷草纹,婉转流动,急缓有致;腿足内侧面波浪纹,三弯呈外翻马蹄型,敦厚稳定。此桌庄重中见精致,显出高贵气质,在明清炕桌中不失为一件上乘之作。




明中期桢楠(金丝楠)羊头牙板小翘头案


160厘米,宽38厘米,高90厘米。通体金丝楠木,独板为面,硕大厚重,下沿稍微打洼起线,两头打槽装翘头,如同羊角,健壮优美;牙板与牙头一木连作,牙板光素无纹,牙头透雕羊头纹,这是在结构件上顺势而为的装饰手法,精致而不累赘。夹头榫结构与案腿连接,使之不左右晃动,牢靠稳固。


在传统家具中,牙头通常多见为凤头,羊头甚为少见,颇具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以羊头纹为饰,与以苏州地区为中心的装饰相比较,又突显出高度的城市化和市场化,较有个性。


案腿方直粗壮,侧腿当中镶档板,双面透雕龙纹。足下承托泥,托泥开壸门亮脚。清水货,未上漆,包浆随日月交替而现斑驳,抛光后,金丝楠光泽会再现。但这种斑驳,散发出独特的古旧感,不适宜再进行抛光,仅修复旧貌即可,这也为后人研读和继续修理此物件,留下方便之门。



仿明桢楠(金丝楠)瘿木芯小书柜


58厘米,宽33厘米,高63厘米。金丝楠木精制而成,无雕饰,平顶。柜门对开,攒框镶板,施以铜质方形面叶,安有铜质拉手、插销及锁鼻。箱子两侧饰有弧形把手,箱底座四角榫卯相接包以铜角,起到固定保护作用。此种箱具也可称之为“药箱”,这种小型家具在明代非常多见,可储藏书籍、器物,亦可用于案头陈设。


此柜虽然是新物,但珍贵之处在于面板,两块镶嵌的金丝楠面板左右对称,纹理一致,显系一块整料裁制而成。明代家具最讲究一木一器,不仅色彩、纹理一致,且木性一致,以防止变形。面板水波纹,纹路奇异,随视线而变幻,时而聚拢,时而散开,让人情不自禁陶醉于自然的清澈无饰中,观而不舍移步。在金丝楠器物中,此柜为极难得一木器。



仿清初桢楠(金丝楠)壸门锁翘头联三橱


155厘米,宽52厘米,高90厘米。明清家具的经典款式,整体精选金丝楠木巧作而成,橱面翘头,面下两端与橱身相连处有花牙。设三具抽屉,浮雕卷草纹,安有铜质拉手、插销及锁鼻。抽屉下为柜,对开两扇门,腿足用方料。此橱由带翘头联三闷户橱演变而来,其蓝本为京作三屉闷户橱,改良后的联三比带闷仓的三屉闷更实用。所谓联三,是指柜子上并排的三个抽屉。


此橱做工简洁干净,不施雕琢,仅以铜活儿,翘头,卷草纹、门设计作点缀,素洁而实用。纯粹为装饰而装饰的并非优秀家具,在结构件上进行适当装饰,才能比较好地体现出明式家具的特色,才是优秀的明清家具。此橱利用结构件、功能件、线条比例来装饰,三联屉抽屉上的壸门设计,是为了挡住铜插销儿,使锁舌牢固不折曲;翘头古朴飘逸,给人以凌空向上感的同时,也为了防止物品从两边掉下去,颇具实用性。兼有桌案和橱的两种功能,既可储物,又可作桌案使用。同时,柜子的素洁,更能突显金丝楠的秀外慧中、文雅温润之气,可谓金丝楠木器中的一件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