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木工委官方网站
首页 | 繁體中文 | 收藏我们 | 网站地图
活动报道 您的位置:首页 》活动报道》详细
最好的保护是传承 最大的保护是创新
——记甲午传统木雕技艺传承与创新发展论坛
 日期: 2015/1/7 9:50:31 作者:admin1

201516,首届中华传统木雕技艺精品展暨甲午传统木雕技艺传承与创新发展论坛在恭王府举办。它由文化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中华文化促进会木作文化工作委员会共同承办。

 

出席论坛的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术委员刘魁立先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系列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主任、研究生导师孙冬宁教授,中华文化促进会木作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赵夫先生,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乔晓光先生,中国民族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杨秀女士,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处处长,学科办公室主任、教授陈静勇先生,北京建筑大学传统建筑与家具基础研究中心主任杨琳先生,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沙先生,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教授邬建安先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萧立先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刘畅女士,江西广丰木雕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如东先生,东阳市中式装饰研究所所长任航军先生,广东省广州市博雅堂艺术总监梁伟先生。

 

在论坛上,大家从学术的角度、技艺的角度各抒己见,无论是学术观点的碰撞,还是技艺、技法的交流,或是木雕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与发展,都围绕着传承和创新的主题将木雕艺术延伸化,从而进一步延伸着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刘魁立先生对传统木雕技艺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木雕技艺化腐朽为神奇,给木材以生命,成就了精美、宝贵的艺术作品。乔晓光先生对多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木雕技艺的本质认知和应用方法做了确切解读。赵夫先生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木雕与红木家具结合得愈加紧密。特别是以红木家具为载体,一些新的木雕技法诞生,丰富了木雕技艺的内容,促进了传统木雕技艺的创新发展。

 

中国传统木雕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重要的一项,狭义上说它代表着一种技术,代表着木雕文化。广义上说,它代表着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从文化高度、非遗高度上审视、阐述、挖掘中国传统民间技艺,发扬传统技艺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这也反映出,中国传统木雕技艺逐渐被大众认可,传统手工艺正以全新的面貌重新走进大众视野。

 

对于传统木雕技艺来说,最好的保护是传承,最大的保护是创新。在传统木雕技艺中创新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这是对传统木雕技艺的最大保护,与以往传统木雕技艺相比,这是一次创新的启迪。

 

 

论坛现场,大家从学术的角度、技艺的角度各抒己见。

 

本次论坛是针对“传统木雕技艺传承与创新发展”展开的一次极具学术性、权威性的学术研讨会议,同时也是一次与木雕应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研讨活动。

 

 

出席论坛的嘉宾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