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木工委官方网站
首页 | 繁體中文 | 收藏我们 | 网站地图
文论集粹 您的位置:首页 》文论集粹》详细
王石:一个重要的提示
在太原中华文化促进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日期: 2014/5/16 11:20:00 来源:文促会 作者:admin1

  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讲到如何阐释“中国特色”,他提示性地简述了四个方面:即“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1982年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至今已超过30年。30年来,“中国特色”这个定语在文献、媒体和日常生活中不断重复,可以说是重复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但究竟如何阐释,所见甚少。常常是这样,越是常用语,越难说清楚。这次习近平同志的提示和简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定位和思路。同时,他把中华文化提到这样的高度加以集中论述,更让我们感到喜出望外!可惜的是,这一问题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思想。占祥主席曾说:在党的最高级别会议上,由党的最高领导人专题论述中华文化,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次,文促会组织座谈近平同志讲话,占祥同志又说:近平同志把中华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的核心内容加以论述,并且把中华文化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赖以植根的沃土,这些讲法比十七大的讲法更突出,更明确,也更加深刻了。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中华文化主要是中国传统社会、农耕社会的文化,就其内容而言,也可以说是古代文化,旧文化;那么,在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转型的今天,为什么要特别提出,并把它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或者说,中华文化与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呢?

 

  理解和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有一个简单的回顾。

 

  略知中国近代历史的朋友都会认同,中国的现代化转向,不是从1970年代改革开放,而是从1861年的洋务运动就开始了。可以说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转化始终绕不开中华文化,始终有一个如何看待中华文化,如何看待历史传统的问题。

 

  比如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以“开铁矿、制船炮”为要务的洋务自强运动,是认识到我们的科技、制造、器物不如西方;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以“考求西法”,效法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和政府组织为目标的戊戌维新运动,以及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推翻帝制实现共和的辛亥革命运动,是认识到我们历来的政治制度不如西方;以慈禧、光绪于1905年颁布废除科举诏书为分界,以及以陈独秀、胡适为代表,以重新评估中华文化价值、追求个人解放为目标,倡导科学与民主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更是认识到我们在思想、文化和教育方面不如西方。

 

  以上这些不同层面的认识,或者说觉醒,其实都是不情愿的、被迫的,甚至是痛苦的。正如金耀基先生(台湾学者,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所说“天朝之败于西夷,是一屈辱;一败再败,国将不国,则是大屈辱;败于西夷,而又必须学于西夷,更是屈辱之至。”

 

  这种屈辱之感,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不少学者认为,长期以来中国并不是一个国家,更不是欧洲那样的民族国家,而是一个“天下”,一个“文明体”,就是中华文明。所以,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大于国家认同。顾炎武有“亡国”“亡天下”之说。他的意思是:所谓亡国,不过是改朝换姓;而文化丢了,文明丢了,那就是亡天下了。因此他又从文化意义上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人自来有一种“华夏第一”的自我中心主义,总以为自己是天朝,是中央,看别人都是蛮夷。连同历史上曾经侵占过华夏,建立过王朝的辽(契丹)、金(女真)、元(蒙)、清(满),也是相对低文化的民族。在文化上没有征服过华夏民族。外来文化如佛教,也不曾动摇过中华文化的根基。因而中国人一向以自己的文化为骄傲,让中国人承认自己文化落后,事事不如人,等于让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下跪臣服。

 

  虽然,到20世纪初,以至整个20世纪,中国主流思想的认同,是倒向西方文化,或者说是基本上“全盘西化”。马克思主义也是西方文化,所谓“反西方的西方”。其间也有一些学者如钱穆、陈寅恪曾发出不同的声音;但大势所趋,他们的声音显得很微弱。

 

  “五四”运动以后,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新中国创立,1956年宣布社会主义改造在所有制方面已经基本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其后就接连发生了一连串的“左”的运动:反右、大跃进、反右倾机会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以及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

 

  说及这些方面,是想表达两点看法。

 

  其一,中国人选择社会主义,没有选择资本主义,是因为我们开始所接触的西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西方文明,不是比较中性的西方科学技术、西方社会科学和西方文艺;而是“坚船利炮”,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野蛮侵略的那一面;因此,自始就对西方有一个挥之不去的负面印象。就是毛泽东所说:先进的中国人以西方为师,努力学习西方;但他们想不通老师为什么总是欺负学生?就是在这种痛下决心要丢弃本位文化,认同西方文化,同时又被西方所伤害的情况下,中国人自然而然选择了“反西方的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这个选择是很自然的。

 

  其二,社会主义虽然与资本主义是不同的现代化模式,但是在否定、排斥传统,否定、排斥中华文化方面,是一样的。从《共产党宣言》里说与传统观念彻底决裂,到文革“破四旧”,这个思想也是一以贯之。将本土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对立起来,是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的主流思想。中国共产党在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上,也是有一个过程的。

 

  综上,从清末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100多年以来,中华文化是受到普遍排斥,至少是边缘化的。

 

  很多人同意这样的看法,即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时代,在起始点(时间)上大致是一样的。那么,改革开放以来,或者进入全球化时代后,发生了哪些国际性的大事变,而在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的1980年代,世界上又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思潮呢?

 

  一是称谓的变化。从西化、现代化,发展到全球化。不仅是说法变了,词语变了,而且语义也变了。西化,更多含有模仿西方,崇尚西方的意思。现代化、全球化则更为中性,不再有情感方面的困扰。

 

  二是在全球范围内,由于国家、民族、地区的交往、交流、交融日益扩大、紧密而引起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间的紧张、排拒(表现尤其突出的是伊斯兰文化)。大多数非西方国家,对本土文化的沦陷深感忧虑,于是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的多元现代化的声音。本世纪初,联合国提出了文化多样性问题。

 

  三是上世纪80年代,在欧美思想界,也发生了对现代化的反思,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疏离感、冷漠、道德迷失、青少年犯罪、离婚率上升、家庭价值被市场侵蚀等等,于是出现全球性的怀旧和乡愁思潮。这使人们对西方模式、西方典范、以及所谓“历史的终结”产生了怀疑。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都认识到,欧洲作为现代化的第一个个案,虽然取得世界性的胜利,至今仍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强势的模型;但即便如此,也不能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化标准;而什么是现代性,也是一个未完成的方案。就中国而言,从洋务运动算起,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这个漫长的转型社会仍将继续;而转型本身也意味着改革、变化、探索。因而,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体现为多种文化的并存:麦当劳化和本土化并存,中华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和西方文化并存。

 

  四是不仅中国,而且东亚各国如日本、韩国、新加坡,包括香港、台湾地区在内,也已发展出不同性格的现代化样式。由此,更多的思想家们认识到,一个国家的本位文化和历史传统,应当视为这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出发点,以及这个国家现代化灿烂图景的“底色”。不能把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相反应当从传统中发现现代化的动力。例如,“实事求是”、“和而不同”、“和谐”、“以人为本”、“求同存异”??之于中国的改革开放。

 

  五是从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到五四运动的过程还告诉我们,现代化不仅表现于坚船利炮,不仅表现于物质文明,不仅表现于富强。大家知道,二战时代的德国、日本都可谓之富强。但他们的富强给人类、自己带来的是灾难。这种富强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化是包括整个精神、价值、文化在内的现代文明,是无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需要的一种共同规则、一个体现新时代的现代文明秩序。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同志提出中华文化,而且强调“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回到最初的问题,可以看出,无论对于社会主义而言,还是作为全球范围内的现代化过程而言,中华文化不仅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认同,而且也是中国式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所应有的基本性格。就如同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

 

  而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如何在文化的传统下提升人的品质,去建立人与人、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平等而友善的关系;如何让我们的古老文化不仅属于昨天,还属于今天和未来,不仅属于中国人,也会热情参与到人类文化的共同建设中间,为人类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很需要一种求实的、理性的、自信而又虚怀若谷,充满热情却不事张扬的文化态度。